top of page

GUM: 11月份強積金全面反彈,錄今年最高回報9.4%股票基金及固定收益基金單月回報相差達雙位數,成員避險變避

【香港,2022年12月9日】 – 11月所有強積金基金指數均呈正回報,中港股票基金表現尤佳,中國防疫政策轉向、房市政策利好、以及預期美聯儲將放慢加息步伐刺激11月股市反彈。(圖一)


截至11月30日,GUM強積金綜合指數升逾18點 (+9.4%),報213點。11月份三大主要指數皆上揚,股票基金指數大幅攀升約35點 (+14.4%),報280點;混合資產基金指數升約15點 (+7.7%),報213點;固定收益基金指數升1點 (+1.3%),報121點。由2022年初至11月,強積金每人平均虧損收窄至43,010港元。


GUM 執行董事王玉麟分析指:「11月份市場全線回彈,股票基金單月回報達到14.4%,相反固定收益基金僅録得1.3%,兩者相差達雙位數。而於10月單月就有逾23億港元的資金淨流入至固定收益基金,如果成員選擇短線避險,就或錯過了今次雙位數的回彈。我們建議強積金成員應該避免過度捕捉市場時機進行避險或逐利,而應該考慮較長線的投資規劃。」



整體回顧及展望


美國10月通脹有降溫跡象,10 月PCE物價指數年增 6.0%,較修正後前值 6.3% 回落,核心PCE年增5%。11 月 ISM 製造業PMI報 49,不及 10 月的 50.2,為 2020 年 5 月來首次出現萎縮,主因是借貸成本上升打壓商品需求,不過價格指數降至兩年半低點,支撐通脹降溫觀點。11月非農新增就業26.3萬人,高於預期,失業率維持在3.7%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暗示最快於12月放慢加息,加上年末效應利多預期美股將出現短線反彈,美元轉弱。


中國鬆綁入境限制到5+3,近期疫情升溫,為應對新一波疫情對經濟衝擊,中國人民銀行將於12月5日降準0.25厘,並注入 5000 億人民幣的流動性。中國11月官方製造業PMI降至48,為4月以來最低,非製造業PMI也降至46.7,為7個月來最低,顯示嚴格防疫措施對經濟造成的傷害。近期因疫情爆發抗議活動,令投資人預期防疫政策正處於邁向經濟重啟的方向,帶動中港股市向好。


俄烏戰事至今9個月仍未有平息跡象,歐元區11月製造業PMI從10月的46.4升至47.1,雖然仍在榮枯線之下,但是製造業活動的低迷狀況有所緩解。歐元區11月CPI初值年增 10%,低於上月的10.6% ,讓歐洲央行有空間放緩加息步調,令歐股連續兩個月上漲。


日本 10 月通脹再創新高至 3.7%,但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仍持續強調,將繼續透過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來支持經濟。日本11月並未出手干預匯市,但是因市場對美聯儲升息放緩的預期令日圓匯率轉升, 11月兌美元匯率的升幅創24年來最大。由於日本經濟數據表現欠佳,日經指數漲幅有限。


亞洲地區貨幣政策持續收緊,印尼央行17日加息0.5厘,南韓央行24日加息0.25厘。受惠中國、美國利多消息,外資湧入新興市場,11月MSCI亞太指數上漲14%,創下24年最大單月漲幅。


股票基金表現分析

香港及大中華區市場方面,受新冠疫情封鎖措施轉向、房地產政策利好,加上估值尚低,中港股市大升。


美國市場方面,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暗示加息步伐將放緩,11月美股收高。


歐洲市場方面,11月通脹數據低於預期,且歐元兌美元上揚,令歐洲股票基金在11月上揚。


亞洲市場方面, 整體亞洲股票基金受惠於中國、美國的正向消息而升高。


日本市場方面,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表示將繼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,不過日圓因美聯儲加息放緩預期而有所回升,11月日本股票基金上漲。



混合資產基金表現分析

11月份混合資產基金皆上揚。股票市場表現今年以來最佳,11月美債孳息率有回落趨勢。預期今年內環球市場的資產整體表現將受制於歐美貨幣政策、中國防疫政策及美債息發展。

固定收益基金表現分析

固定收益基金於11月回升。美債孳息率從11月開始回落,2年期與10年期國債孳息率倒掛持續,因市場預期歐美貨幣政策收緊速度將放緩,環球債券價格在11月上漲。


GUM較早前就 11月份強積金保守基金回報表現進行深入分析,並探討成員將其回報與銀行定存回報比較是否合理,同時與市場首五強積金服務提供商了解其投資策略,可參考另稿。GUM策略及分析師雲天輝指出:「部份市民期望強積金保守基金與銀行定期存款利率『睇齊』,兩者之間落差反映出成員的三大誤解,宜了解事實並合理調整期望。」





bottom of page